《燕京岁时记》 (清)富察敦崇 撰
录入:赫连晏(北京文化论坛)
燕京岁时记目录
一月 元旦 八宝荷包 祭财神 破五 人日 顺星 打春 灯节 筵九 开印 打鬼 填仓 大钟寺 白云观 曹老公观儿 厂甸儿 东西庙 土地庙 花儿市 小药王庙、北药王庙 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
二月 太阳糕 龙抬头 春分 清明 卖小油鸡、小鸭子
三月 三月三 蟠桃宫 东岳庙 潭柘寺 戒台 天台山 换季 黄花鱼、大头鱼
四月 舍缘豆 万寿寺 西顶 妙峰山 ■〈髟上了下〉髻山 北顶(东顶附) 榆钱糕 黄鹂 芦笋、樱桃 凉炒面 玫瑰花、芍药花
五月 端阳 雄黄酒 天师符 菖蒲、艾子 彩丝系虎 剪彩为葫卢 赐葛 城隍出巡 过会 都城隍庙 南顶 十里河 瑶台 磨刀雨 分龙兵 恶月 石榴、夹竹桃 五月先儿 甜瓜 染指甲
六月 六月六 洗象 祭马王 祭关帝 赐冰 换葛纱 中顶 十刹海 扫晴娘 冰胡儿 酸梅汤 西瓜
七月 丢针 鹊填桥 中元 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 法船 盂兰会 放河灯 江南城隍庙 金钟儿 菱角、鸡头 枣儿、葡萄
八月 中秋 月光马儿 九节藕 莲瓣西瓜 月饼 兔儿爷摊子 灶君庙
九月 九月九 钓鱼台 花糕 九花山子 糟蟹、良乡酒、鸭儿广、柿子、山里红 财神庙
十月 十月一 添火 仰山洼 卖宪书 风筝、毽儿、琉璃喇叭、咘咘噔、太平鼓、空钟 走马灯 踢球 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 栗子、白薯、中果、南糖、萨齐玛、芙蓉糕、冰糖壶卢、温朴 水乌他、奶乌他 赤包儿、斗姑娘、海棠木瓜、沤朴 梧桐、交嘴、祝顶红、老西儿、燕巧儿 冬笋、银鱼
十一月 翻褂子 月当头 冬至 九九消寒图 拖床 溜冰鞋 打冰 赐貂
十二月 腊八粥 大白菜 雍和宫熬粥 狍鹿赏 封印 封台 放年学 祭灶 春联 门神 画儿棚子 除夕 踩岁 年饭 唐花 藏香 摇钱树 压岁钱 红票儿 挂千 天地桌 辞岁 迎喜神
跋
燕京岁时记
一月
元旦
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络绎不休。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朝贺已毕,走谒亲友,谓之道新喜。亲者登堂,疏者投剌而已。貂裘蟒服,道路纷驰,真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之盛,诚太平之景象也。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按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先于庭前燃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又玉烛宝典: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八宝荷包
每至元旦,凡内廷行走之王公大臣,以及御前侍卫等,均赏八宝荷包,悬于胸前,部院大臣不预此例。
祭财神
初二日,致祭财神,鞭炮甚夥,昼夜不休。
破五
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车绣幰,塞巷填衢。而阛阓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
人日
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按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则所生之物育,阴则灾。
顺星
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按帝京景物略:正月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燃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此条所记与今大略相同,但未得其详细耳。
打春(节令无定期,姑录于正月之内,余仿此。)
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闲也。
谨按礼部则例载: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于彩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尹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又涌幢小品载,前明正统中,每岁立春,顺天府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仁寿宫,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费钱九万余。景皇即位,论明年春日当复增三座。宛平坊民相率陈诉,乃以时花充用。
灯节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注:兵部灯于光绪九年经阎文介禁止。)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自白昼起迄二鼓,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又有卖金鱼者,以玻璃瓶盛之,转侧其影,大小俄忽,实为他处所无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前明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亘二里许,南北两廛,即今之灯市口也。市之日,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地。一楼每日赁值至有数百缗者,皆豪贵家眷属也。灯则有烧珠、料丝、纱、明角、麦秸、通草等,乐则有鼓吹、杂耍、弦索等,烟火则以架以盒,盒有械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自初八日起,至十八日止,乃十日,非五日也。至百货坌集,乃合灯与市为一处。今则灯归城内,市归琉璃厂矣。
筵九
十九日谓之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看玩艺贯跤。蒙古王公请安告归。臣工之得著貂裘者,尽于是日脱去,改穿白锋毛尖。民间无事可纪,游赏白云观者谓之会神仙焉。
按帝京景物略曰:燕九又曰宴邱。今则曰筵九,究未知其孰是。
开印
开印之期,大约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三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先行知照,朝服行礼。开印之后,则照常办事矣。
打鬼
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临之,亦圣人朝服阼阶之命意。打鬼日期,黄寺在十五日,黑寺在二十三日,雍和宫在三十日。
按宸垣识略:东黄寺在安定门外镶黄旗教场,顺治八年奉敕就普净禅林兴建,康熙二十三年重修。寺西有琉璃门,曰清净化城。后有石坊二座,石台一座,石塔一座,高八丈,雕镂精工,上有金伞,光华夺目。相传为班禅佛塔。班禅佛又曰瘢疹佛,盖因出痘而示寂也。塔傍有经幢四,乃乾隆四十八年彭元瑞书;御制清净化城记,在台东,系满、汉、蒙、梵四体字。塔后有楼曰慧香阁。雍和宫在东直门内北新桥正北里许,乃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黑寺在德胜门外西北三里许,前寺曰慈度,后寺曰察罕喇嘛庙。所谓黑寺者,盖指铁色琉璃而言,今亦无之矣。后寺有铁香亭一,乃康熙乙卯年造。
填仓
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按北京岁华记云: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此条所记与今大略相同。惟富贵之家从未有食牛肉者,亦未有客至苦刘之说,乃记者一隅之论也。
大钟寺
大钟寺本觉生寺,以大钟得名,盖岁时求雨处也。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十日之内,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一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岂犹有金台市骏之遗风欤!
谨按日下旧闻考:华严钟铸于前明永乐时,高一丈五尺,径一丈四尺,纽高七尺,厚七寸,重八万七千斤。内外勒楷字法华经一部,字大五分,密如比栉,乃学士沈度书。嘉靖间悬于万寿寺。后言者谓京城白虎方,不宜有金声,乃彻楼卧钟于地。国朝乾隆八年,移置于觉生寺,即所谓大钟寺也。在德胜门外七里,土城西北曾家庄。雍正十一年建钟楼,高五丈,下方上圆,四面皆窗,后有旋梯,左升右降。钟悬于中,竟体纯铜,端正细腻,诚至宝也。惜未听其一鸣耳。前殿有雍正十二年翰林院编修张若霭撰碑。
白云观
白云观在阜成门外西南五六里,其基最古,自金元以来即有之。观内万古长春四字,尚传为邱长春所书。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九日。游人络绎,车马奔腾,至十九日为尤盛,谓之会神仙。相传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游人,或化乞丐,有缘遇之者,得以却病延年。故黄冠羽士,三五成群,趺坐廊下,以冀一遇。究不知其遇不遇也。观内老人堂一所,皆道士之年老者居之,虽非神仙而年过百龄者时所恒有,亦修养之明征也。观后有亭园一区,乃近年所构,其先无之。
谨按日下旧闻考:白云观乃元太极宫故墟,内塑邱真人像,白皙无须眉。正月十九日,都人致酹祠下,谓之燕九节。真人登州栖霞人,名处机,号长春子。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岁在己卯,元太祖自奈曼遣使召之;使者未至,真人语其徒曰:“速促装,天使召我,我当往。”翌日使者至,乃与弟子十八人同往,经数十国,行万余里,始达雪山。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真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告以敬天爱民为本。问及长生久世之道,则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大悦,命左史书诸策。真人乞东还,遂赐号曰神仙,封为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使居燕之太极宫。后改为长春宫,即今之白云观也。真人年八十,尸解仙去。
曹老公观儿
曹老公观在西直门内路北。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游人亦多。惟殿宇坍塌,墙垣不整,古佛零落,殊无可观。有碑二,左刻乾隆御制七律二首,右无字。后殿有铁香炉一,乃前明万历辛卯年造。中殿有铁香池一,乃崇祯九年管理御马营太监孙继武等造。
谨按日下旧闻考:曹老公观名崇元观,乃明珰曹化淳兴建,国朝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规模壮丽,法相庄严。百余年来,倾圮殆尽,无复旧观矣。或谓化淳兴时有窖金,藏之观中,以备将来重修之用。故京师有“里七步,外七步,观儿倒,观儿修”之谣,然其言究无验也。
厂甸儿
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之琉璃厂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鉴赏之所也。惟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列市半月,儿童玩好在厂甸,红货在火神庙,珠宝晶莹,鼎彝罗列,豪富之辈,日事搜求,冀得异宝。而红货之内以翡翠石为最尊,一搬指翎管,有价至万金者。翡翠之外并重料壶,然必须官窑古月轩者方为上品,新料不足道也。盖玩好之物,风尚不同,乾隆间重珊瑚,贱碧霞玺。后又重碧霞玺。近更重翡翠石及料壶。风雅之士亦间有重旧玉者。笛头剑隔,古色盎然,而真伪殊不易辨。故予尝曰:“物而能言,免去许多聚讼。”盖指此也。至于旧瓷一类,甚属寥寥,已多为外洋买去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琉璃厂东有辽御史大夫李内贞墓,乃乾隆三十六年工部郎中孟澔得其志石于土中,有葬于海王村之语。
东西庙
西庙曰护国寺,在皇城西北定府大街正西。东庙曰隆福寺,在东四牌楼西马市正北。自正月起,每逢七、八日开西庙,九、十日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之一大市会也。两庙花厂尤为雅观。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至于春花中如牡丹、海棠、丁香、碧桃之流,皆能于严冬开放,鲜艳异常,洵足以巧夺天工,预支月令。其于格物之理,研求几深,惜未有著书者耳。尝观泰西农学书中,谓一粒之获可得十万粒,如以蓺花之法蓺之,定能远过其上。但是人工既贵,灌溉亦难,以之治玩好则可,以之治稼穑则断断乎其不能也。即如冬瓜、王瓜、茄子、扁豆之类,皆能于严冬栽植,色味俱佳。但价值太昂,不能尽人而食,是亦不能行之明证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护国寺元曰崇国寺,明曰大隆善护国寺,今只曰护国寺。乃元丞相脱克脱之故宅。寺中千佛殿旁立一老髯,幞头朱衣;一老妪,凤冠朱裳,即其夫妇之像。今已无存矣。隆福寺乃前明景泰四年建,役夫万人。寺中白石台栏,乃英宗南内翔凤殿故物也。本朝雍正元年重加修葺,有世宗御制碑文,较之护国寺尚为完整。(注:隆福寺于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毁于火。)
土地庙
土地庙在宣武门外土地庙斜街路西。自正月起,凡初三、十三、二十三日有庙市。市无长物,惟花厂鸽市差为可观。
谨按日下旧闻考:土地庙,其基最古,有前明万历四十三年碑,称曰古迹老君堂都土地庙。辽金时庙在都城东门之外,今莫得其方向矣。
花儿市
花儿市在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市皆日用之物。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花市之外亦有鸽市,在廛北小巷内。
按居易录:京师花儿市鬻黄鸽二,毛羽作黄金色,索价甚高云云。盖京师多好蓄鸽,种类极繁,其寻常者有点子、玉翅、凤头白、两头鸟、小灰、皂儿、紫酱、雪花、银尾子、四块玉、喜鹊花、跟头花、脖子、道士帽、倒插儿等名色。其珍贵者有短嘴、白鹭鸶、白鸟牛、铁牛、青毛、鹤秀、蟾眼灰、七星、凫背、铜背、麻背、银楞、麒麟、斑躧、云盘、蓝盘、鹦嘴、白鹦嘴点子、紫鸟、紫点子、紫玉翅、鸟头、铁翅、玉环等名色。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于尾上,谓之壶卢,又谓之哨子。壶卢有大小之分,哨子有三联、五联、十三星、十一眼、双筒、截口、众星捧月之别。盘旋之际,响彻云霄,五音皆备,真可以悦耳陶情。至前辈所谓架鸽者,今无之矣。又余氏辨林云:京师孟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草虫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即古所谓闹装也。是即绫绢花之滥觞欤!
小药王庙、北药王庙
小药王庙在东直门内路北,北药王庙在旧鼓楼大街。自正月起,每朔日、望日有庙市,市皆妇女零用之物,无甚可观。
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
京师谓鼠为耗子。耍耗子者,水箱之上,缚以横架,将小鼠调熟,有汲水钻圈之技,均以锣声为起止。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抑何不自丑也!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至农忙时则舍艺而归耕矣。
二月
太阳糕(以下二月)
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龙抬头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春分
春分前后,宫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秋分亦然。
按月令广义云:分者半也,当九十日之半也,故谓之分。夏冬不言分者,天地间二气而已,阳生于子,极于午,即其中分也。(注:立春至立夏九十日。)
清明
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
按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朝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又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卖小油鸡、小鸭子:
二月下旬,则有贩乳鸡、乳鸭者,沿街吆卖,生意畅然。盖京师繁盛,鸡骛之属日须数万只,是皆以人力育之,非自乳也。执此业者名曰鸡鸭房,在齐化门、东直门一带。
三月
三月三(以下三月)
俗谓栽壶卢者,必于三月三日下种,否则结实不繁。
蟠桃宫
太平宫在东便门路南,门临护城河。因庙内有西王母之像,故曰蟠桃宫。每界三月,自初一日起,开庙三日,游人亦多。然较之白云观等,则繁盛不如矣。
东岳庙
东岳庙在朝阳庙门外二里许。除朔望外,每至三月,自十五日起,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为尤盛,俗谓之掸尘会。其实乃东岳大帝诞辰也。庙有七十二司,司各有神主之。相传速报司之神为岳武穆,最著灵异。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盟心,其报最速。阶前有秦桧跪像,见者莫不唾之,已不辨面目矣。后阁有梓潼帝君,亦著灵异,科举之年,祈祷相属。神座右有铜骡一匹,颇能愈人疾病。病耳者则摩其耳,病目者则拭其目,病足者则抚其足。阁东有甲胄之像数,半身没于地中,俗传为杨家将云云,究不知其为何神也。庙中道教碑乃元翰林院承旨赵孟頫所书,字画虽真,丰神已失,想为俗工凿治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东岳庙乃元延祐中建,以祀东岳天齐仁圣帝。前明正统中,益拓其宇,两庑设七十二司,后设帝妃行宫。本朝康熙三十七年,居民不戒而毁于火。特颁内帑修之,阅三岁而落成。殿阁廊庑,视旧加饬。乾隆二十六年复加修葺,规制益崇。故至今祗谒东陵时,必于此拈香用膳焉。
潭柘寺
潭柘寺在浑河石景山西栗园庄北,去京八十余里。每至三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香火甚繁。庙在万山中,九峰环抱,中有流泉,蜿蜒门外而没。有银杏树者,俗曰帝王树,高十余丈,阔数十围,实千百年物也。其余玉兰修竹、松柏菩提等,亦皆数百年物,诚胜境也。其先戒律极严,荤酒莫入。近则酒炙纷腾,无复向时清净矣。有灵蛇二,曰大青小青,与秘魔崖相仿佛,殊不知是一是二。所谓柘木者,仅存数尺,与元妙严公主拜佛砖同为古迹。凡至寺者必观此数事焉。
谨按日下旧闻考:潭柘寺在罗喉岭平原村,去京城西北九事里。晋曰嘉福,唐曰龙泉。京师谚曰:“先有潭柘,后有北京。”盖寺之最古者。本朝康熙间,更名岫云寺。寺故海眼,佛殿基即潭也。唐华严师在山说法,神龙施潭为寺,一夕大风雨,潭成平地。今潭徙而涓涓者不绝。柘久枯,高七八尺,覆以瓦亭。龙去而子犹存,青色,长五尺,大如碗,时出现。
戒台
凡游潭柘者,必至戒台。盖戒台无定期,惟六月六日有晾经会,纵人游观,而游者卒鲜。盖天气既热,又多大雨也。寺名万寿,在潭柘东南,以松胜。故京师论游者,必与潭柘并称焉。
谨按日下旧闻考:万寿寺在马鞍山,唐武德中建,曰慧聚寺。明正统间改今名。有康熙、乾隆御书联额。寺有戒台,乃辽咸雍间僧法均始开,明正统中敕如幻律师说戒立坛焉。坛在殿内,以白石为之。寺后有太古、观音、化阳、庞涓、孙膑五洞,寺西五里有极乐峰。
天台山
天台山在京西磨石口,车马可通。即翠微山之后山也。每岁三月十八日开庙,香火甚繁。寺门在南山之麓,寺在北山之巅,相去几至里许。沿山有流泉三四,涓涓不穷。所谓魔王者,语多荒诞不经,无从考其出没矣。
换季
每至三月,换戴清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由礼部奏请。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换戴清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黄花鱼、大头鱼:
京师三月有黄花鱼,即石首鱼。初次到京时,由崇文门监督照例呈进,否则为私货。虽有挟带而来者,不敢卖也。四月有大头鱼,即海鲫鱼,其味稍逊,例不呈进。
四月
舍缘豆(以下四月)
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万寿寺
万寿寺在西直门外五六里,门临长河,乃皇太后祝厘之所。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柳风麦浪,涤荡襟怀,殊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致。诚郊西之胜境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万寿寺在广源闸西。明万历五年建,本朝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两次重修。山门之内为钟鼓楼、天王殿,殿后为万寿阁,再后为禅堂。堂后有假山,假山上为大士殿,下为地藏洞。山后为无量寿佛殿、三圣殿,又后为后楼。楼前松桧皆数百年物。光绪初年毁于火。最后为菜圃,圃有水车二。光绪二十年重修行宫,并菜圃而圈入矣。
西顶
西顶娘娘庙在万寿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山门中四天王像,神气如生,狰狞可畏。座下八鬼怪,尤觉骇人。凡携小儿者多掩其目而过之。庙有七十二司神,皆绘画,非塑像也。每开庙时特派大臣拈香,与■〈髟上了下〉髻山同,他处无之。
谨按日下旧闻考:西顶碧霞元君庙在京西蓝靛厂前,明万历年建,国朝康熙五十一年重修,改名曰广仁宫。
妙峰山
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一百三十余里。地属昌平。每届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香火极盛。凡开山以前有雨者谓之净山雨。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上,势如绕螺。前可践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庙南向,为山门,为正殿,为后殿。后殿之前有石凸起,似是妙峰之巅石。有古柏三四株,亦似百年之物。庙东有喜神殿、观音殿、伏魔殿,庙北有回香亭。庙无碑碣,其原无可考。然自雍乾以来即有之,惜无记之者耳。进香之路日辟日多。曰南道者,三家店也。曰中道者,大觉寺也。曰北道者,北安合也。曰老北道者,石佛殿也。近日之最称繁盛者,莫如北安合。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矣。
■〈髟上了下〉髻山
■〈髟上了下〉髻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东北怀柔县界。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繁盛亚于妙峰,而山景过之。都人谓之东山。
北顶(东顶附)
北顶碧霞元君庙在德胜门外土城东北三里许。每岁四月有庙市,市皆日用农具,游者多乡人。东顶在东直门外,与北顶同。
榆钱糕
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
黄鹂
四月末花事将阑,易增惆怅。惟柳阴中莺声婉啭,如鼓笙簧,殊有斗酒双柑之乐。惟月余则去,不能久住耳。古诗云:“黄栗留鸣桑椹美。”黄鹂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今京师节候。
芦笋、樱桃
四月中芦笋与樱桃同食,最为甘美。古诗云:“芦笋生时柳絮飞”;“紫樱桃熟麦风凉”。均与今京师时令最为符合。
凉炒面
四月麦初熟时,将面炒熟,合糖拌而食之,谓之凉炒面。
玫瑰花、芍药花
玫瑰,其色紫润,甜香可人,闺阁多爱之。四月花开时,沿街唤卖,其韵悠扬。晨起听之,最为有味。芍药乃丰台所产,一望弥涯。四月花含苞时,折枝售卖,遍历城坊。有杨妃、傻白诸名色。是二花者,最为应序,虽加以■〈火難〉煴之力,不能易候而开,是亦花中之强项令矣。
五月
端阳(以下五月)
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具时食之义。
按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是即粽子之原起也。
雄黄酒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天师符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上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按后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是即天师符之由来欤!
菖蒲、艾子
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彩丝系虎
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按风俗通云: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
剪彩为葫卢
又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卢,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赐葛
内廷王公大臣至端阳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
城隍出巡
四月二十二,宛平县城隍出巡。五月初一日,大兴县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舍身为马僮者,有舍身为打扇者,有臂穿铁钩悬灯而导者,有披枷带锁俨然罪人者。神舆之旁,又扮有判官鬼卒之类,彳亍而行。亦无非神道设教之意。
过会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如遇金吾之贤者,则出示禁之。
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沟沿西,城隍庙街路北。每岁五月,自初一日起,庙市十日。市皆儿童玩好,无甚珍奇,游者鲜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都城隍庙,在前明时以每月朔望冀二十三日有庙市。市之日,陈设甚夥,人生日用所需,精粗毕备。羁旅之客,持阿堵入市,顷刻富有完美。书画古董,真伪错陈,其他剔红填漆旧物,自内廷阑出者,尤为精好。其初所索甚微,后其价十倍矣。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嗣则成窑酒杯至博银百金。宣德香炉,所酬亦略如之。庙系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创建,前明重修之,本朝雍正四年、乾隆二十八年又重修之。光绪初年,庙毁于火,碑皆煅裂。所谓各直省城隍像者,零落殆尽。近惟将正殿修复,以便春秋祭享,余尚残破如故也。
南顶
南顶碧霞元君庙在永定门外五六里,西向。左右有牌坊二,左曰广生长养,右曰群育滋藩。皆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时御书。每至五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
按宸垣识略云:南顶以南之河名凉水河,桥名永定桥。土阜名九龙山,乃乾隆间疏浚凉水河时堆成。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皆敷席携榼,群饮其下。近则土阜虽存而桃柳零落矣。
十里河
十里河关帝庙在广渠门外。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岁以为常。
瑶台
瑶台即窑台,在正阳门外黑窑厂地方。时至五月,则搭凉棚,设茶肆,为游人登眺之所。亦南城之一古迹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黑窑厂为明代制造砖瓦之所。本朝均交窑户备办,此厂遂废。其地坡垅高下,蒲渚参差,都人士登眺,往往而集焉。
磨刀雨
京师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盖五月十三乃俗传关壮缪过江会吴之期,是日有雨者谓之磨刀雨。
分龙兵
京师谓五月二十三日为分龙兵。盖五月以后,大雨时行,隔辙有雨,故须将龙兵分之也。
按宋陛佃埤雅云:世俗五月谓分龙雨曰隔辙雨,言夏雨多暴至,龙各有分域,雨旸往往隔辙而异也。是分龙之说已见于宋,但为日不同耳。宋谓四月二十日为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为大分龙。大晴主旱,大雨主涝。
恶月
京师谚曰:善正月,恶五月。
按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忌曝床荐席及修盖房屋。夫荆楚之与燕京,相去远矣,而自昔风俗有相同者。
石榴、夹竹桃
京师五月榴花正开,鲜明照眼。凡居人等往往与夹竹桃罗列中庭,以为清玩。榴竹之间必以鱼缸配之,朱鱼数头游泳其中。几于家家如此。故京师谚曰:“天篷鱼缸石榴树。”盖讥其同也。
五月先儿
五月玉米初结子时,沿街吆卖,曰五月先儿。其至嫩者曰珍珠笋。食之之法,与豌豆同。
甜瓜
五月下旬则甜瓜已熟,沿街吆卖。有旱金坠、青皮脆、羊角蜜、哈密酥、倭瓜瓤、老头儿乐各种。
染指甲
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六月
六月六(以下六月)
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洗象
象房有象时,每岁六月六日牵往宣武门外河内浴之,观者如堵。后因象疯伤人,遂不豢养。光绪十年以前尚及见之。象房在宣武门内城跟迤西,归銮仪卫管理。有入观者,能以鼻作觱篥铜鼓声。观者持钱畀象奴,如教献技,又必斜睨象奴受钱满数,而后昂鼻俯首,呜呜出声。将病,耳中出油,谓之山性发。象寿最长,道光间有老象,牙有铜箍,谓是唐朝故物,乃安史之辈携来者。后因象奴等克扣太甚,相继倒毙。故咸丰以后十余年象房无象。同治末年、光绪初年,越南国贡象二次,共六七只,极其肥壮。都人观者喜有太平之征,欣欣载道。自东长安门伤人之后,全行拘禁,不复应差,三二年间饥饿殆尽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象房系前明弘治八年修。盖象至京,先于射所演习,故谓之演象所。而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只,特命锦衣指挥一员提督之。凡大朝会,役象甚多,驾车驮宝皆用之。若常朝止用六只耳。所受禄秩俱视武弁,有差等。国朝因之,一如其旧,但改锦衣卫为銮仪卫耳。
祭马王
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
祭关帝
六月二十四日致祭关帝,岁以为常。鞭炮之多,与新年无异。盖帝之御灾捍患有德于民者深也。
赐冰
京师自暑伏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按帝京景物略: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卖者,手二铜盏叠之,其声嗑嗑,曰冰盏。是物今尚有之,清泠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
换葛纱
每至六月,自暑伏日起至处暑日止,百官皆服万丝帽、黄葛纱袍。
中顶
中顶碧霞元君庙在右安门外十里草桥地方,每岁六月初一日有庙市。市中花木甚繁,灿如列锦,南城士女多往观焉。
按宸垣识略:草桥在右安门外十里,众水所归。种水田者资以为利。土近泉宜花,居人以莳花为业。有莲花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稻麻。桥去丰台十里,元明时多贵家园亭,如廉右丞之万柳堂、赵参谋之匏瓜亭,均在其左右,今已无考。吴岩诗注谓四月初一开庙,今改六月矣。
十刹海
十刹海俗呼河沿,在地安门外迤西,荷花最盛。每至六月,士女云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他处虽有荷花,无人玩赏也。盖德胜桥以西者谓之积水潭,又谓之净业湖,南有高庙、北有汇通祠者,是也。德胜桥以东,昔成亲王府、今醇亲王府前者,谓之后海,即所谓十刹海者是也。三座桥以东、响闸迤左者,谓之前海,即所谓莲花泡子者是也。今之游者但谓之十刹海焉。凡花开时,北岸一带风景最佳:绿柳垂丝,红衣腻粉,花光人面,掩映迷离,直不知人之为人花之为花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积水潭净业湖一带,古名海子。园亭极多,有莲花社、虾菜亭、镜园、漫园、杨园、定园诸胜,今皆析为民居矣。前明李东阳西涯故居似在今恭亲王府东南隅,前海北岸,非净业湖也。盖鼓楼响闸正在其左右耳。
扫晴娘
六月乃大雨时行之际。凡遇连阴不止者,则闺中儿女剪纸为人,悬于门左,谓之扫晴娘。
冰胡儿
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胡者核也。
酸梅汤
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楼邱家者为京都第一。
西瓜
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沿街切卖者,如莲瓣,如驼峰,冒暑而行,随地可食。既能清暑,又可解醉,故予尝呼为清凉饮。
七月
丢针(以下七月)
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鹊填桥
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
谨按日下旧闻考:金元宫中于七月七日穿鹊桥补子,上元日穿灯景补子,端阳日穿壶卢补子。盖亦点缀节景之意。
中元
中元不为节,惟祭扫坟茔而已。
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
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谨按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
法船
中元日各寺院制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长至数丈者。
盂兰会
中元日各寺院设盂兰会,燃灯唪经,以度幽冥之沉沦者。按释经云:目莲以母生饿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兰盆会,于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而后母得食。目莲白佛,凡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后世因之。又释氏要览云:盂兰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今人设盆以供,误矣。
放河灯
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
按宸垣识略:大通桥在东便门外,至通州石坝计四十里。地势高下四丈,中间设庆丰等五闸以蓄水,每闸各设官吏,编夫一百八十名,造驳船三百只。大通河旧名通惠河,元郭守敬所凿。
江南城隍庙
江南城隍庙在正阳门外南横街之东,先农坛西北。本朝康熙年建,内有城隍行宫。每岁中元及清明、十月一日有庙市,都人迎赛祀孤。
按寄园寄所寄:都者美也。诗云:“彼都人士。”以帝王所居、文物整齐、女士闲雅为美,故曰都门,曰都人。
金钟儿
金钟儿产于易州,形如促织。七月之季,贩运来京,枕畔听之,最为清越,韵而不悲,似生为广厦高堂之物。金钟之号,非滥予也。
菱角、鸡头
七月中旬则菱芡已登,沿街吆卖,曰:“老鸡头才上河。”盖皆御河中物也。
枣儿、葡萄
七月下旬则枣实垂红,葡萄缀紫,担负者往往同卖。秋声入耳,音韵凄凉,抑郁多愁者不禁有岁时之感矣。
八月
中秋(以下八月)
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月光马儿
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按宛署杂记:千张凿纸为条,与冥钱同。
九节藕
内廷供月例用九节藕。
莲瓣西瓜
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
月饼
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按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遗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以上所云与今强半相同。供月之说,其来旧矣。
兔儿爷摊子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灶君庙
灶君庙在崇文门外。每至八月,初一日起开庙三日。盖即灶君诞日也。
九月
九月九(以下九月)
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天宁寺在广宁门外二里许,塔高二十七丈五尺五寸。隋仁寿二年建,以安舍利。寺在元魏为光林,在隋为宏业,在唐为天王,在金为大万安,前明宣德中改曰天宁,我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名仍其旧。陶然亭在正阳门外西南黑窑厂慈悲庵内,康熙乙亥工部郎中江藻建。龙爪槐名兴盛寺,在陶然亭西北一望之地。旧闻考不载。寺有二楼,可以眺远。所谓龙爪槐者,今已无存矣。蓟门烟树在德胜门外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故为八景之一。今已无存,林木亦憔悴。惟乾隆诗碣巍然独立耳。清净化城旧闻不载,已见前篇。西山八刹在阜成门八里庄西北二十里,名翠微山,又名卢师山,又名平陂山。所谓八刹者,其说不一。以今论之,在翠微山下东向者曰长安寺,寺东北山巅南向者曰秘魔崖,寺西北山麓有塔者曰灵光寺,塔下有池,池北有新筑戒台,灵光寺迤北东向者曰三山庵,东北南向有牌坊者曰大悲寺,正北东向有灵泉者曰龙王堂,龙王堂迤北曰香界寺,俯视香界者曰宝珠洞,此即所谓八刹也。长安寺即善应寺,三山庵旧闻不载,灵光寺系合翠微寺而一之,塔基铁灯至今尚存。
钓鱼台
钓鱼台在阜成门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长安少年多于此处赛马,俗称曰望海楼。
谨按日下旧闻考:钓鱼台在三里河西北里许,乃金主游幸处。台前有泉从地涌出,冬夏不竭。凡西山麓之支流悉灌注于此。元时谓之玉渊潭,为丁氏园池。国朝乾隆二十八年,浚治成湖,以受香山新开引河之水。复于下口建设闸座,俾资蓄泄。湖水合引河水,由三里河达阜成门之护城河。三十九年,始命修建台座,御书钓鱼台三字悬之台西面。故凡祗谒西陵及由园致祭天坛时,必于此用早膳焉。台左有养源斋、潇碧亭诸胜。
花糕
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
按析津志:九月九日,都人以面为糕,馈遗作重阳节,亦于阛阓中笟筴席叫卖,与今同。又帝京景物略:面饼面种枣栗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绿旗。父母迎其女来食,曰女儿节。今糕肆无标旗者,亦无迎女来食者。盖风尚之不同也。
九花山子
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谨按日下旧闻考:陈理诗注曰:花城即今之花山也。盖京师之菊种极繁,有陈秧、新秧、粗秧、细秧之别。如蜜连环、银红针、桃花扇、方金印、老君眉、西施晓妆、潇湘妃子、鹅翎管、米金管、灯草管、紫虎须、灰鹤翅、平沙落雁、杏林春燕、朝阳素、软金索、青山盖雪、朱砂盖雪、白鹤卧雪、青莲子、青河莲、朱瓣湘莲、玉池桃红、玉笋长、玉楼春晓、宝刹浮图、落红万点、泥金万点、藕色霓裳、伽蓝袈裟等,皆陈秧中之细种也。如大红宝珠、金连环、金霞环、大金葵、渗金葵、金盘献露、金毛狮子、金凤翎、紫凤舒翎、紫凤双叠、紫龙开爪、紫蟹爪、真紫钩、徐家紫、黄鹤毛、鹭鹤毛、苍龙须、苍龙训子、云龙焕彩、二色莲、三季秋荷、映日荷花、旱地金莲、芙蓉秋艳、玉扇银针、紫松针、水红针、玉匙调羹、粉屏、白牡丹、紫牡丹、粉牡丹、星光在水、枫林落照、夕阳斜照、鸦背夕阳、晓天霞、蓝翎九等,皆陈秧中之粗种也。如银虎须、墨虎须、朱墨双辉、金卷朱砂、金凤含珠、凤梧添线、汉宫春晓、浣花溪水、天半朱霞、秋水明霞、秋水芙蓉、汉皋解佩、二乔争艳、天女散花、桃花人面、鸟爪仙人、黄鹤仙人、羔裘大夫、仙人掌、醉太白、南极仙翁、文经武纬、凤管鸾笙、洋蝴蝶、羚羊挂角、香白梨、金如意、水晶如意、沉香贯珠、一斛珠、碧玉搔头、黄绣球、珊瑚钩、金带风飘、慈云点玉、慈云万点、柳线垂金、重阳居住等,皆新秧中之细种也。如金佛座、金钩挂玉、金边大红、玉堂金马、紫绶金章、紫袍金带、紫电青霜、绿柳黄鹂、杨妃醉舞、西施粉、六郎面、墨麒麟、鹦哥抱子、蜜蜂窝、合家欢乐等,皆新秧中之粗种也。共一百三十三种,皆予所记忆者。其余新陈粗细之类,尚有二百余种,他日得暇,当为黄花订谱也。
糟蟹、良乡酒、鸭儿广、柿子、山里红
重阳时以良乡酒配糟蟹等而尝之,最为甘美。良乡酒者,本产于良乡,近京师亦能造之。其味清醇,饮之舒畅,但畏热不能过夏耳。鸭儿广,梨属,形如木瓜,色如鸭黄,广者黄之转音也。柿子、山里红,其用尤多,皆京师应序之物也。
按寄园寄所寄:明太祖微时过剩柴村,已经二日不食矣,行渐伶仃。至一所,乃人家故园。垣缺树凋,是兵火所戕者。帝悲叹之,缓步周视,东北隅有一树霜柿正熟,帝取食之,食十枚便饱,又惆怅久之而去。乙未夏,帝拔采石,取太平,道经于此,树犹在。帝指树,以前事语左右,因下马加之赤袍,曰:“封尔为凌霜侯。”是柿曾有功于人主矣,则记之岂琐琐哉?他物之记,亦邀柿之幸也。
财神庙
财神庙在彰仪门外,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士大夫之好事者,亦或命驾往观焉。彰仪门即广安门也。
十月
十月一(以下十月)
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
按北京岁华记: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豆泥骨朵乃元人语,今不知为何物矣。又帝京景物略: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识其姓字行辈,如寄家书然,家家修具,夜奠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
添火
京师居人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火炉系不灰木为之,白于矾石,轻暖坚固。
按析津志:西山化石根名之曰不灰木,以之为粗布及器皿,不畏火,今西山有之。此条所记未尽得实。以之为器皿则可,以之为粗布则从未之见。或即火浣布之讹。况此木实产易州,非西山也。
仰山洼
仰山洼在安定门外正北十里,有将台一座。每至十月十五日,八旗合操,演九进十连环,前锋护军统领跑交冲马,已成俗例。大寒之岁,兵丁有冻毙者,故非豪侠少年不能往观也。
卖宪书
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
风筝、毽儿、琉璃喇叭、咘咘噔、太平鼓、空钟
儿童玩好亦有关于时令。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毽儿等物。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雁、飞虎之类,绘画极工。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有带风琴锣鼓者,更抑扬可听,故谓之风筝也。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琉璃喇叭者,口如酒盏,柄长二三尺。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制。儿童呼吸之,足以导引清气。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冬冬然,环声铮铮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空钟者,形如车轮,中有短轴,儿童以双杖系棉线播弄之,俨如天外晨钟。
谨按日下旧闻考:纸鸢古传韩信所作,五代汉季,李业与隐帝为纸鸢于宫门外放之。毽儿即毽子,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小儿三五成群,有里外廉、拖枪、怂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抛之名色,亦蹴鞠之遗事也。琉璃喇叭,旧闻不载。咘咘噔即鼓珰,亦名响壶卢,又名倒掖气,小者三四寸,大者径尺,其色紫者居多。小儿口衔,嘘吸成声。又帝京景物略云:元夕童子挝鼓,旁夕向晓,曰太平鼓。今自十月即有之,不必在元夕矣。至谓太平鼓即羯鼓者非也。羯鼓者,乃今梨园所用之迸鼓,以双杖击之。故唐人诗曰:“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若单杖击之者,安能如此繁密耶?空钟旧闻不载。
走马灯
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其物虽微,颇能具成败兴衰之理,上下千古,二十四史中无非一走马灯也。是物之外,又有车灯、羊灯、狮子灯、绣球灯之类。每届十月,则前门、后门、东四牌楼、西单牌楼等处在在有之。携幼而往,欢喜购买而还,亦闲中之乐事也。
按走马灯之制,亦系以火御轮,以轮运机,即今轮船、铁轨之一班。使推而广之,精益求精,数百年来,安知不成利器耶?惜中土以机巧为戒,即有自出心裁于制造者,莫不以儿戏视之。今日之际,人步亦步,人趋亦趋,诧为奇神,安于愚鲁,则天地生材之道岂独厚于彼而薄于我耶?是亦不自愤耳!
踢球
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酸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踢球一事,自金元以来即有之,不自今日始矣。
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
虫鸟之鸣,最关时令。而人力所至亦能与时令相转移,是亦有关时令矣。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沿街叫卖,每枚不过一二文。至十月,则■〈火難〉煴者生,每枚可值数千矣。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至十月,一枚不过数百文,取其鸣而已矣。蛐蛐儿之类,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余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故秋日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冬月之聒聒儿壶卢、油壶卢壶卢,佳者亦数十金一对,以紫润坚厚者为上,即所谓壶卢器者是也。是故京师世族,贫者居多,耗财之道实不止声色珠玉而已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永定门外五里胡家村产促织,善斗,胜他产。促织者,感秋而生,其音商,其性胜。今都人能种之,留其鸣深冬。其法实土于盆养之,虫生子土中,入冬,以其土置暖炕,日水洒,绵覆之。伏五六日上蠕蠕动,又伏七八日如蛆然。置子蔬菜,仍洒覆之,足翅成,渐以黑,匝月则鸣,细于秋,入春反僵也。促织即蟋蟀别种,有三:肥大而色泽如油者曰油壶卢,首大者曰梆子头,锐喙者曰老米嘴云云。总而言之,促织,蟋蟀、蛐蛐儿之正名;络纬,聒聒儿之正名。或又谓聒聒儿者即蝼蝈也。
栗子、白薯、中果、南糖、萨齐玛、芙蓉糕、冰糖壶卢、温朴
京师食品亦有关于时令。十月以后,则有栗子、白薯等物。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味。白薯贫富皆嗜,不假扶持,用火煨熟,自然甘美,较之山药、芋头尤足济世,可方为朴实有用之材。中果、南糖到处有之。萨齐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芙蓉糕与萨齐玛同,但面有红塘,艳如芙蓉耳。冰糖壶卢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温朴形如樱桃而坚实,以蜜渍之,既酸且甜,颇能下酒。皆京师应时之食品也。
按宸垣识略:前明冬至赐百官甜食一盒,凡七种,一松子海哩■〈口幹〉。郑以伟曰:■〈口幹〉字诸字书不载,今亦不识海哩■〈口幹〉为何物。盖缘元人语也。正可与萨齐玛为对。又戒庵漫笔载:前明四月八日赐百官午门外食不落夹。不落夹者,亦元人语也。或云粽子。以鄙意揣之,或既今之凉糕欤!是不可得而考矣。因记萨齐玛,故连类及之。
水乌他、奶乌他
水乌他,以酥酪合糖为之,于天气极寒时,乘夜造出,洁白如霜,食之口中有如嚼雪,真北方之奇味也,其制有梅花、方胜诸式,以匣盛之。奶乌他大致相同,而其味稍逊。
赤包儿、斗姑娘、海棠木瓜、沤朴
每至十月,市肆之间则有赤包儿、斗姑娘等物。赤包儿蔓生,形如甜瓜而小,至初冬乃红,柔软可玩。斗姑娘形如小茄,赤如珊瑚,圆润光滑,小儿女多爱之,故曰斗姑娘。海棠木瓜大者二寸,青而不黄,较之南来木瓜,其香尤烈。沤朴形如橘柚而坚实,性如木瓜而有毛,以之薰衣,香可经月不散,亦应时之物产也。
梧桐、交嘴、祝顶红、老西儿、燕巧儿
禽鸟之来,最关时令。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于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交嘴者,长四五寸,嘴左右交,以别雌雄,有红黄二色,驯而扰者能开锁衔旗。祝顶红者,小于家雀而红其顶,技如交嘴,而灵巧过之。老西儿者,形如梧桐而黑嘴,技同而价贱,饕餮之辈亦有食之者。燕巧儿者,形如燕子,亦能于空中接弹丸,而飞腾尤速,此皆京师之时禽。至于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
冬笋、银鱼
十月间,冬笋、银鱼之初到京者,由崇文门监督照例呈进,与三月黄花鱼同。
十一月
翻褂子(以下十一月)
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著貂裘者,均于是日一体穿用,谓之翻褂子。
月当头
冬月十五日月当头,如遇望时,则塔影无尖,人影亦极短。小儿女之好事者,必无睡以俟当头,临阶取影以验之。
冬至
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语曰:“冬至馄饨,夏至面。”
按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又演繁露:世言馄饨是塞外浑氏屯氏为之。言殊穿凿。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若如演繁露二氏为之之言,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耶?是亦胶柱鼓瑟矣。
九九消寒图
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按帝京景物略:冬至日人家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事予儿时曾为之,不谓与古暗合也。
拖床
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至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丝,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至立春以后,则不可乘,乘则甚危,有陷入冰窟者,而拖者逃矣。近日王公大臣之有恩命者,亦准于西苑门内乘坐拖床,床甚华美,上有宀如车篷,可避风雪。按倚晴阁杂抄:明时积水潭,常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蓝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冰凌中以为乐。诚豪侠之快事也。
溜冰鞋
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能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太液池冬月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
打冰
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夜内凿之,声如錾石,曰打冰。三九以后,冰虽坚不能用矣。
按事物原会:周成王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周十二月,今之十月也。藏冰之制始此。
赐貂
每至冬月,凡乾清门侍卫及大门侍卫等,均由本管支领貂褂银子,人各数十金。
十二月
腊八粥(以下十二月)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按燕都游览志: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今虽无百官之赐,而朱门馈赠,竞巧争奇,较之古人有过之无不及矣。
大白菜
大白菜者,乃盐腌白菜也。凡送粥之家,必以此为副。菜之美恶,可卜其家之盛衰。
按广群芳谱:白菜一名菘,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比,谓之黄芽,乃白菜别种。今之食者,惟分皮之与心,无所谓别种也。
雍和宫熬粥
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
狍鹿赏
每至十二月,分赏王公大臣等狍鹿。届时由内务府知照,自行领取。三品以下不预也。
封印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印之日,各部院掌印司员必应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故每当封印已毕,万骑齐发,前门一带,拥挤非常,园馆居楼,均无隙地矣。印封之后,乞丐无赖攫货于市肆之间,毫无顾忌,盖谓官不办事也。亦恶俗也。
封台
封印之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矣。亦所以歌咏升平也。
按京师戏剧,风尚不同。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注:即弋腔)。高腔者,有金鼓而无丝竹,慷慨悲歌,乃燕土之旧俗也。咸丰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也。内城无戏园,外城乃有。盖恐八旗兵丁习于逸乐也。戏剧之外,又有托偶(注: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托偶即傀儡子,又名大台宫戏。影戏借灯取影,哀怨异常,老妪听之多能下泪。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诨,最足解颐。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所唱歌词别有腔调,低徊婉转,冶荡不堪,咸同以前颇重之,近亦如广陵散矣。子弟书音调沉穆,词亦高雅。杂耍把式即变戏法儿武技之类。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大鼓、评书最能坏人心术。盖大鼓多采兰赠芍之事,闺阁演唱,已为不宜;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而豪侠亡命,跃跃如生,市儿听之,适易启其作乱为非之念。有心世道者,其思有以禁之也!
放年学
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
祭灶
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下。
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祀灶仍沿旧俗,禁妇女主祭。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如刘侗所称也。
春联
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师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门神
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画儿棚子
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
除夕
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世胄之家,致祭宗祠,悬挂影像。黄昏之后,合家团坐以度岁。酒浆罗列,灯烛辉煌,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以为乐。及亥子之际,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少卧,已至来朝,旭日当窗,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又逢新岁矣。
踩岁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麻秸撒之,谓之踩岁。
年饭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
唐花
凡卖花者,谓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冶,尽在一堂,故又谓之堂花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所谓唐花,又名堂花也。其法自汉即有之。汉世大官园冬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火難〉煴火得温气,诸菜皆生。召信臣为少府,谓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供奉,奏罢之。唐人诗曰:“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亦是此法。
藏香
所谓藏香,乃西藏所制。其味浓厚,得沉檀芸降之全。每届岁除,府第朱门,焚之彻夜,檐牙屋角,触鼻芬芳,真香中之富贵者也。
摇钱树
取松柏枝之大者,插于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谓之摇钱树。
压岁钱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红票儿
钱肆取钱之帖谓之票子。每届岁除,凡富贵之家以银易钱者,皆用彩笺书写,谓之红票儿。亦取其华美吉祥之意。
挂千
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天地桌
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
辞岁
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谒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谒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迎喜神
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于初次出房时,必迎喜神而拜之。
跋
岁时而记游览,似属于例不合。然各处游览多有定期,亦与岁时相表里。其游览而无定期者概不编录,以示区别。
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三月十六日敦崇自记
再:此记皆从实录写,事多琐碎,难免有冗杂芜秽之讥。而究其大旨,无非风俗、游览、物产、技艺四门而已。亦旧闻考之大略也。又记
2《燕京岁时记》简体版打印稿——似曾相识燕归来,定睛细看稍不同
之一
对《燕京岁时记》的一点想法
《燕京岁时记》是我打印录入的第二本古籍。此书所记内容虽然与《帝京岁时纪胜》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因时代晚于该文,民风民俗毕竟有些变化,且某些方面的内容更加详细,可以作为前者很好的对照补充,所以出版时,北京古籍出版社将二者印在同一本书里。
两相对比可以见到清朝中期与后期民间习俗的变迁,国情的兴衰(从两个标题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后来的已经放下了“帝京”的架子,在语言上也更加通俗易懂),甚至汉字的演变(例如:“葫芦”二字,在写于乾隆时期的那本中均写作“葫蘆”,简化后与今日字相同;可写于其后光绪年间的这一本中却有两种写法“壷盧”“葫盧”(这两种写法以前者出现次数为多,简化后分别是“壶卢”和“葫卢”),真不知为什么,时代离我们越近,这两个字的写法反而离我们越远了)。
我觉得二者之间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较早的一本仅忠实记录当时景况,单从文字看,全篇几乎均属“原创”,即使细细追究起来,也不会牵扯到任何今日所谓的“版权”问题;而这一本则在记述当时习俗的同时,喜欢引用某些古书中的内容,与当时风俗做对比,而且没忘标明出处(这是个好习惯,当然也不算“侵权”啦),考证的味道浓了许多。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被引用的有名有姓的书籍已接近三十本,和前者的“纯原创”风格确实大不相同,可惜其中很多书名不见记载于《燕都古籍考》,不知是怎样一番风貌。
(所引书籍按出场先后顺序依次为: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东方朔占书、帝京景物略、礼部则例、涌幢小品、日下旧闻考、宸垣识略、北京岁华记、居易录、余氏辨林、月令广义、析津志、岁时百问、续齐谐、后汉礼仪志、风俗通、宋陛佃埤雅、释氏要览、寄园寄所寄、宛署杂记、戒庵漫笔、汉书、演繁露、倚晴阁杂抄、事物原会、燕都游览志、广群芳谱)
另外,由于此书所写时代我国已有外洋的侵入,作者还就物论事地发了些忧国忧民的感慨,也算是一个前书所无的闪光点(例如:由走马灯而产生的联想批评得就比较中肯);但其中的有些观点在今日看来却未免迂腐了一些,例如:他竟然认为评书中英雄豪杰的某些“犯上”行为会让听到的人效法之,并因此希望禁评书,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我们今天就不会有什么电视、广播、网络了。
不知什么原因,此人在该书中对前一本书半字未提,似乎不知前书的存在,可巧的是书中部分描写的句子却长得很相似。令我很不解:他到底知不知道他的前辈潘先生所做的那些工作?他既然能对如此多的古籍信手拈来,应当对自己所想写的这方面的书籍此前的出版情况有所了解,“潘版”既是早在乾隆年间就已刊行过的,他是有可能看到过的;但如果看过了前一本书,这本书中许多重复的内容也就不必写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也就不会是这样两本从目录到内容都颇有些相像的书了。希望知其内幕的前辈能帮我指点迷津。
参考版本为北京古籍出版社版,因版权页缺失,不确定出版时间。
照原文打字时间:20040720——20040722
核对、评点时间;20040723——20040724
另:今人王灿炽撰《燕都古籍考》(京华出版社,1995年8月版)介绍这本书的部分(P363~P368),也一并COPY于正文之后。如果时间不够,可只看这五页,见原文之一斑。如果时间富余,只看其中的一些背景介绍即可,作为了解此书与此人的补充。
之三
附录
王灿炽所撰《燕都古籍考》(京华出版社,1995年8月版)中介绍这本书的部分(P363~P368):
清富察敦崇撰(原题:长白宫察敦崇礼臣氏编)。一卷。《北京史地风物书录》著录云:
“《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文奎堂刻本一册;又,l961年北京出版社据原刻本标点排印一册(与《帝京岁时纪胜》合册);又,198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1961年北京出版社排印本重新诽印一册。”
是书作者富察敦崇为满族人,他长期居京,熟习北京历史掌故和风土人情,著有《芸窗琐记》、《皇室见闻》等。
是书写成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书中以时间为序,自正月至十二月,依次记述北京的风土、名胜、物产和技艺。并将定期游览胜地一一予以介绍。作者言:“岁时而记游览,似属于例不合。然各处游览多有定期,亦与岁时相表里。其游览而无定期者,概不编录,以示区别。”又言,此书写作大旨,“无非风俗、游览、物产、技艺四门而已。”
书首无目录。然据书中条目,可编出其目录如下:
正月 元旦 八宝荷包 祭财神 破五 人日 顺星 打春 灯节 筵九 开印 打鬼 填仓 大钟寺 白云观 曹老公观儿 厂甸儿 东西庙 土地庙 花儿市 小药王庙、北药王庙 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
二月 太阳糕 龙抬头 春分 清明 卖小油鸡、小鸭子
三月 三月三 蟠桃宫 东岳庙 潭柘寺 戒台 天台山 换季 黄花鱼、大头鱼
四月 舍缘豆 万寿寺 西顶 妙峰山 ■〈髟上了下〉髻山 北顶(东顶附) 榆钱糕 黄鹂 芦笋、樱桃 凉炒面 玫瑰花、芍药花
五月 端阳 雄黄酒 天师符 菖蒲、艾子 彩丝系虎 剪彩为葫卢 赐葛 城隍出巡 过会 都城隍庙 南顶 十里河 瑶台 磨刀雨 分龙兵 恶月 石榴、夹竹桃 五月先儿 甜瓜 染指甲
六月 六月六 洗象 祭马王 祭关帝 赐冰 换葛纱 中顶 十刹海 扫晴娘 冰胡儿 酸梅汤 西瓜
七月 丢针 鹊填桥 中元 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 法船 盂兰会 放河灯 江南城隍庙 金钟儿 菱角、鸡头 枣儿、葡萄
八月 中秋 月光马儿 九节藕 莲瓣西瓜 月饼 兔儿爷摊子 灶君庙
九月 九月九 钓鱼台 花糕 九花山子 糟蟹、良乡酒、鸭儿广、柿子、山里红 财神庙
十月 十月一 添火 仰山洼 卖宪书 风筝、毽儿、琉璃喇叭、咘咘噔、太平鼓、空钟 走马灯 踢球 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 栗子、白薯、中果、南糖、萨齐玛、芙蓉糕、冰糖壶卢、温朴 水乌他、奶乌他 赤包儿、斗姑娘、海棠木瓜、沤朴 梧桐、交嘴、祝顶红、老西儿、燕巧儿 冬笋、银鱼
十一月 翻褂子 月当头 冬至 九九消寒图 拖床 溜冰鞋 打冰 赐貂
十二月 腊八粥 大白菜 雍和宫熬粥 狍鹿赏 封印 封台 放年学 祭灶 春联 门神 画儿棚子 除夕 踩岁 年饭 唐花 藏香 摇钱树 压岁钱 红票儿 挂千 天地桌 辞岁 迎喜神
书中所记定期游览之处有大钟寺、白云观、厂甸儿、曹老公观儿、东西庙、土地庙、花儿市、小药王庙、北药玉庙、蟠桃宫、东岳庙、潭柘寺、戒台寺、天台山、万寿寺、西顶、妙峰山、■〈髟上了下〉髻山、北顶、都城隍庙、南顶、十里河、瑶台、中顶、十刹海等。如记“大钟寺”云:
“大钟寺本觉生寺,以大钟得名,盖岁时求雨处也。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十日之内.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岂犹有金台市骏之遗风欤?
谨按《日下旧闻考》:华严钟铸于前明永乐时,高一丈五尺,径一丈四尺,纽高七尺,厚七寸,重八万七千斤。内外勒楷字《法华经》一部,字大五分,密如比栉,乃学士沈度书。嘉靖间悬于万寿寺。后言者谓京城白虎方,不宜有金声,乃撤楼卧钟于地。国朗乾隆八年,移置于觉生寺,即所谓大钟寺也。在德胜门外七里,土城西北曾家庄。雍正十—年建钟楼,高五丈,下方上圆,四面皆窗,后有旋梯,左升右降。钟悬于中,竟体纯铜,端正细腻,诚至宝也。惜未听其一鸣耳。前殿有雍正十二年翰林院编修张若霭撰碑。”
又记“东岳庙”云:
“东岳庙在朝阳门外二里许。除朔望外,每至三月,自十五日起,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为尤盛,俗谓之掸尘会。其实乃东岳大帝诞辰也。庙有七十二司,司各有神主之。相传速报司之神为岳武穆,最著灵异。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盟心,其报最速。阶前有秦桧跪像,见者莫不唾之,已不辨面目矣。后阁有梓潼帝君,亦著灵异,科举之年,祈祷相属。神座右有铜骡一匹,颇能愈人疾病。病耳者则摩其耳,病目者则拭其目,病足者则抚其足。阁东有甲胄之像数,半身没于地中,俗传为杨家将云云,究不知其为何神也。庙中道教碑,乃元翰林院承旨赵孟颁所书,字画虽真,丰神已失,想为俗工凿治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东岳庙乃元延祐中建,以祀东岳天齐仁圣帝。前明正统中,益拓其宇,两庑设七十二司.后设帝妃行宫。本朝康熙三十七年,居民不戒而毁于火,特颁内帑修之,阅三岁而落成。殿阁廊庑,视旧加饬。乾隆二十六年复加修葺,规制益崇。故至今祗谒东陵时,必于此拈香用膳焉。”
又记“妙蜂山”云:
“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百三十余里。地属昌平。每届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香火极盛。凡开山以前有雨者谓之净山雨。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上,势如绕螺。前可践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庙南向,为山门,为正殿,为后殿。后殿之前有石凸起,似是妙蜂之巅石。有古柏三四株,亦似百年之物。庙东有喜神殿、观音殿、伏魔殿,庙北有回香亭。庙无碑碣,其原无可考。然自雍乾以来即有之,惜无记之者耳。进香之路,日辟日多。曰南道者,三家店也;曰中道者,大觉寺也;曰北道者,北安合也;曰老北道者,石佛殿也。近日之最繁盛者,莫如北安合。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矣。”
又记“十刹海”云:
“十刹海,俗呼河沿,在地安门外迤西,荷花最盛。每至六月,士女云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他处虽有荷花,无人玩赏也。盖德胜桥以西者谓之积水潭,又谓之净业湖,南有高庙、北有汇通祠者,是也。德胜桥以东,昔成亲王府、今醇亲王府前者,谓之后海,即所谓十刹海者是也。三座桥以东、响闸迤左者,谓之前海,即所谓莲花泡子者是也。今之游者但谓之十刹海焉。凡花开时,北岸一带风景最佳:绿柳垂丝,红衣腻粉,花光人面,掩映迷离,直不知人之为人、花之为花矣。
谨按《日下旧闻考》:积水潭净业湖一带,古名海子。园亭极多,有莲花社、虾菜亭、镜园、漫园、杨园、定园诸胜,今皆析为民居矣。前明李东阳西涯故居似在今恭亲王府东南隅,前海北岸,非净业湖也。盖鼓楼响闸正在其左右耳。”
又记“封台”云:
“封印之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矣。亦所以歌咏升平也。
按:京师戏剧,风尚不同。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注:即弋腔)。高腔者,有金鼓而无丝竹,慷慨悲歌,乃燕土之旧俗也。咸丰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也。内城无戏园,外城乃有。盖恐八旗兵丁习于逸乐也。戏剧之外,又有托偶(注: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托偶即傀儡子,又名大台宫戏。影戏借灯取影,哀怨异常,老妪听之多能下泪。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诨,最足解颐。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所唱歌词别有腔调,低徊婉转,冶荡不堪,咸同以前颇重之,近亦如广陵散矣。子弟书音调沉穆,词亦高雅。杂耍把式即变戏法儿武技之类。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大鼓、评书最能坏人心术。盖大鼓多采兰赠芍之事,闺阁演唱,已为不宜;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而豪侠亡命,跃跃如生,市儿听之,适易启其作乱为非之念。有心世道者,其思有以禁之也!”
由此可见,是书皆从实录写,内容丰富,翔实可信。对研究北京的岁时风物、社会生活等均有重要史料价值。此书已有法文和日文译本。
燕京岁时记